“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
— —陕师院音乐学院文艺轻骑 红色音浪实践队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2025 年 7月 15 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文艺轻骑·红色音浪”三下乡实践队开启了在革命圣地延安的第一天征程。在这一天的行程中,师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先后参观了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开启了他们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的红色之旅。
第一篇章:重温革命岁月,感悟领袖风范
清晨,师生们抵达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重要驻地之一,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许多重要历史时刻。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简陋的窑洞、斑驳的墙壁、陈旧的家具,无不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通过讲解,学生们了解到,尽管条件简陋,但革命先辈们依然在这里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延安整风运动等重要活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这些生动的故事让同学们对革命先辈们充满了敬仰之情。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信念、忘我工作的身影。
在中央大礼堂,师生们聆听了关于党的七大的详细介绍。党的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代表大会,它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通过讨论和思考,深刻感受着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精神。
第二篇章:全面了解革命历史,汲取奋进力量
参观完杨家岭革命旧址后,师生们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
在参观过程中,师生们被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所吸引。从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艰苦历程,到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成为敌后抗战的总后方;从大生产运动的热火朝天,到延安文艺座谈会的深远影响……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讲述着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
在讲解员讲到“实事求是”的精神时提出,实事求是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法宝。正当大家沉浸在对这段历史的思考中时,讲解员引导团队来到一处多媒体展示区。
随着灯光的暗淡,新中国成立的录像在大屏幕上缓缓播放。画面中,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彩旗飘扬,人们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喜悦与自豪。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那洪亮的声音仿佛穿越时空,回荡在展厅的每一个角落,也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的伟大胜利,而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党始终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制定了正确的革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同学们认真观看展览,不时与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交流心得,气氛热烈而庄重。
第三篇章:感悟与展望
第一天的行程虽然紧凑,但师生们都收获满满。
“文艺轻骑·红色音浪”三下乡实践队的指导老师黄自波也深受触动,表示:“我们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如何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这种精神是我们当代青年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将这种精神融入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激励学生们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实践队学生成员罗宜坤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传承红色基因,用音乐传递正能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践队学生成员关泽锡在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杨家岭革命旧址之后,创作了这首词《贺新郎·延安思行》。
此次“三下乡”延安行活动,是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通过将思政课从教室理论教学转到实地参观学习,师生们不仅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洗礼,也在行动上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在接下来的“三下乡”红色之旅活动中,“文艺轻骑·红色音浪”三下乡实践队的师生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黄自波 任裕欣)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